记者詹琦 贾雪梅 通讯员郑军辉 王昌
聚焦木兰景群晋级5A ③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木兰辞》流传千年,由此创作的文艺和影视作品更是让这位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名震寰宇,“木兰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
木兰山北枕大别山,南瞰江汉平原,似啸天雄狮伏卧在滠水河畔,古有“南瞻鄂渚通王气,北顾中原锁帝王”之誉。明代诗人屠达称其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
木兰山既有亿万年前的地质奇观,又有佛道诸教的灵光四溢,更有汉代木兰将军的史迹和传说。
作为黄陂历史文化和对外形象的重要标识,木兰山不仅承载着黄陂千百年来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承担着发展旅游产业、拉动当地经济的历史任务,经近30年的开发建设,木兰山景区已成集宗教、生态、红色、科普和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胜地。
荆楚名岳,香火延续千年
木兰山因木兰将军而得名,是国家地质公园,山势嵯峨,松柏叠翠,寺庙林立,是历代佛教、道教荟萃之圣地。整个景区分为古寨、石景、花苑和山庄四区。木兰山庙宇,始于隋,兴于唐,盛于明,先后曾出现过七宫八观三十六殿、古佛千余尊的壮观场景。
其宗教建筑特点一是“佛中有道,道中有佛”,佛教与道教建筑融为一体;二是寺庙建筑注重结构,用石块交错嵌压而成,不用泥浆,即干砌石墙,“木兰干砌”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这里的山、水、花、石、宫、阁等等都与千古流芳的木兰息息相关。
据传,汉代有位千户姓朱名异,家住青狮岭(今木兰山),因年逾半百而无子嗣,常登山拜求生一女,取名木兰。18岁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载,屡立战功,被封孝烈将军。
明嘉靖三十五年,清同治十年《黄陂县志》记载:“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今黄陂人)也,姓朱,父寿甫,母赵氏……”汉文帝时匈奴入侵,军书叠至,“寿甫苦于羸弱不堪远征,日久忧虑。木兰乃……市鞍马,易戎服,为男子妆,代父从军。”“一十二载,立功异域。”当朝廷晋封她为将军时,木兰不受朝禄,乞归故里侍奉双亲,九十而终葬于木兰山北麓。世人为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在墓前立有“木兰将军之墓”的石碑,并在木兰山上修建了木兰庙、木兰将军坊。从此木兰山名声大震,纪念木兰将军的香火日益鼎盛。
木兰庙、木兰将军坊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殿内供奉着三尊木兰将军像,与殿外气势宏伟的木兰将军坊相映衬,更是突显了后人对木兰将军的无限景仰。
投入巨资,再续木兰传奇故事
神奇的木兰,传奇的故事,正是因为厚重的木兰文化底蕴,才使得木兰山蜚声海内外,才使得木兰精神代代相传。这里常年举办全国山地户外挑战赛和木兰庙会、木兰山登山节,海内外香客游人常年络绎不绝,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景区之一,进入全国假日旅游信息预报系统。
昨日,记者驱车上岱黄高速到前川,再沿黄土公路一路北上,行约30公里抵达木兰山脚下。
昔日杂草丛生的空旷山野一去不复返,木兰山景区牌楼周边已被气势宏伟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综合楼,木兰文化广场、多功能影视厅、大型停车场及流水潺潺的人工河所替代。
木兰山风景区管理处书记兼主任彭斌祥介绍,在景区入口处建设综合服务区成为创5A的重头戏,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2012年,木兰山景区正式启动争创5A工作。经一年半的工程建设,目前,总投资约1.27亿元的全部工程基本完成。
彭斌祥说,景区下步工作将进一步挖掘木兰山文化资源,以木兰文化旅游节、木兰庙会为平台,做足宗教朝圣旅游;进一步挖掘生态资源,以木兰山登山节为平台,拓展休闲、健身、养生旅游;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以新建的入口服务区为平台,为游客提供更加怡心的体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