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临近,不少人都开始打包行囊准备出行,但却面临多地旅游景区门票陆续提价的尴尬。统计显示,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迈入“百元时代”,票价过百的景区已经达到101个,占到了5A级景区总数的六成。
面对景区涨价,一方面,民众纷纷吐槽,发出“玩不起”的感叹;另一方面,景区也以自身运营压力大为由而大倒苦水。其实,对于公众来说,不怕景区涨价,就怕不明不白。但眼下,一些景区的涨价着实让人看不懂。国家发改委2007年出台规定,景区涨价频次不得少于3年。结果,景区门票“三年不涨”异化为“三年必涨”。去年恰逢解禁期,国内多处知名景区在五一小长假前夕纷纷涨价,最高涨幅高达167%。从过程来看,门票听证会普遍沦为“听涨会”,几乎成了例行公事。
运营成本高、压力大,成为景区涨价的通用理由。然而,我们并不知道景区口中的资金缺口、亏损额度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退一步讲,即使这些数字是真实的,那么景区自身的管理运营有没有问题?比如,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有没有人浮于事;薪酬水平是否正常,有没有滥发福利;开发建设是否科学,有没有盲目投资等等。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一股“申遗热”,一些景区动辄烧钱几个亿大兴土木。湖南南岳大庙为了申遗成功,不惜斥资近200万元打造一座五星级厕所。种种华而不实的包装,不仅造成了严重浪费,还破坏了原来的自然风光,经济成本最终都以门票涨价的形式转嫁到游客身上。
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形成了景区的天然垄断。因此,景区往往不会在管理和效率上下功夫,一些地方政府也把景区当做提款机,动不动就涨价,反正总会有游客“愿者上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不是少数人的“自留地”,而是属于国民共同所有,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公众有看风景的权利,即使免费不可行,至少也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收费,不能让游客做冤大头。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要严格控制公共资源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体现公益性。门票的公益性,就要求景区涨价前给公众一个明白账,满足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必要引入第三方审计,查一查景区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晒一晒景区家底,管理效率低、支出水分大者不批复涨价申请。只有让景区告别“躺着赚钱”的安逸日子,才能促使其行动起来,努力做长旅游产业链,摆脱“门票经济”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