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在境外,文明的尺度怎么量?
2015-02-26 09:10:08 来源:长江日报

    23日,日本电视报道:东京银座大街上,一个中国妈妈让孩子当街撒尿,日本记者上前表示“在店铺入口不合适”,这位妈妈向其展示塑料袋,认为没弄脏地面并无不妥。新闻经过转载传播,引发国内民众热议。和此前中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行为遭曝光,掀起舆论风暴一样,这次的新闻,再次触动了国人文明焦虑的这根弦。

    “素质”标签别随意贴

    凤凰卫视驻东京首席记者李淼:当街便溺在日本不行;银座很多商铺,找卫生间应该不难。

    新浪微博“@安姬妈妈”:毕竟国情不同。遇到孩子小便,紧急中又赶不到厕所,使用塑料袋这种应急行为,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是认可还会受到赞扬的。

    海外网友“@加七”:那位母亲让孩子尿在塑料袋里,是有在考虑尽量减轻后果的严重性。但无论在日本和国内,在大庭广众之下随地小便并不文雅。虽然被报道很丢人,但是不失为一次催化剂,不给整个社会和其他社会人添麻烦无论任何时候都是种美德。

    深圳媒体人汤嘉琛:不知从何时起,“素质差”已经成为贴在国人脑门上的醒目标签。尤其近几年关于中国内地游客的报道,很多都暗含了“国人素质真差”的潜台词。且不论个体的案例不能代表群体的素质,但“素质论”可能遮蔽了一些很现实的问题。比如,可能存在的文化和法律冲突、公共设施供给便利性等,与其在情绪化的言语冲突中加剧对立和隔阂,倒不如在争议性事件中多反思,少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多一些理性和客观。

    检讨却不过度矮化是国民自信

    微博日本北海道网友“haru_osaka”:这两天打开电视、微博,都在说这个事,其实日本新闻并没有大肆讽刺或侮辱中国人,倒是微博上很多在日生活的中国人在辱骂同胞。重要的是要反省而不是非理性地谩骂和站队,可以检讨自己的行为但没必要过度矮化自己。

    旅日作家“@唐辛子”:孩子虽然年幼,但人格与成人平等,不当众如厕,是对于孩子自体的尊重,是对孩子贵己意识的保护。但为什么如此常识的问题,也会引来国人激烈的争论,甚至还有人会为之辩护呢?有一部分国人甚至质疑这是日本媒体自编自导的闹剧。对于这样的质疑,不得不说国人真是想得太多了。“仓廪实衣食足”起来了的中国人,面对海外媒体的曝光甚至“找碴”,完全不必要愤怒,更没必要动不动就提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让他人找碴,令自己完善,这才是富起来的中国人需要拥有的自信。

    文化碰撞中寻找文明交集

    微博网友“@shanghai刘俊”:其实孩子很无辜,被大人的道德观绑架。提高国民素质请不要拿孩子当卖点。不应该在站队和标签化中将那种明显不友好的行为放大,并加上各种情绪添加剂,将其他问题上的情绪移情到这种冲突中,当成“某一群人”对“另一群人”态度的象征。

    重庆媒体人时言平:文化发源于价值,价值又是以人性为底色。每一场冲突的发生,除了要辨别是非,或更应该在碰撞中寻找文明的交集,促进规则的完善。

    多伦多华人作协姚昉:这或许是我们相当一部分中国同胞多年养成的不文明秉性。然而究竟文明与否主要还是由个体行为决定的,并非涉及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领域的集体概念。当你在谴责他人的不文明侵害了你的文明环境时,像龙应台所说:应该问问自己,你已经文明了多久。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