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娱乐这个名字挺有意思的
我最近总在琢磨,娱乐产业到底该怎么玩才能既赚钱又有意义。凤凰娱乐这个名字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电视剧《还珠格格》,那只浴火重生的凤凰特别震撼。现在的娱乐公司啊,就像那只凤凰一样,既要面对市场的烈火考验,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底蕴。
文化价值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
记得去年看了一部讲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纪录片,制作方就是凤凰娱乐。他们把枯燥的非遗技艺拍得特别生动,让我这个平时对传统文化不太感冒的人都看得津津有味。这种把文化内涵融入娱乐内容的方式,就像给老树发新芽,既保留了传统的根,又长出了现代的叶。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现在年轻人总说传统文化太老土?可能就是因为缺少像凤凰娱乐这样的公司,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讲老故事。就像我侄子,以前从来不听戏曲,自从看了凤凰娱乐制作的国风音乐会后,现在居然能哼上两段《牡丹亭》。
创新这事儿得走心
说到创新,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技术革新。但我觉得吧,真正的创新是要找到内容和观众之间的情感连接点。凤凰娱乐最近在做的一个项目就很有意思,他们把地方戏曲和现代舞台剧结合起来,演员在台上唱念做打,背景却是全息投影技术营造的梦幻场景。
市场需要的是有温度的内容
前两天跟朋友聊天,他说现在打开视频网站,十个节目有八个都在模仿韩国综艺。我就想啊,咱们自己的文化底蕴这么深厚,干嘛总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凤凰娱乐在这方面就挺有想法的,他们做的《非遗少年》节目,找来的都是00后的非遗传承人,用vlog的形式记录他们的学艺生活,特别真实。
我特别喜欢他们节目里一个做油纸伞的小姑娘,她说要把爷爷的手艺传到国外去。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比那些刻意煽情的桥段动人多了。有时候创新不需要太花哨,真诚反而最能打动人。
娱乐产业的未来在哪里
说到未来,我觉得娱乐公司不能只顾着赚钱。就像做饭不能光放味精,得讲究食材本身的味道。凤凰娱乐最近在尝试把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这个方向特别对。他们投资的一个项目,把贫困地区的民间故事拍成动画片,既保护了传统文化,又给当地带来了旅游收入。
我突然想起去年去贵州旅游,在一个苗寨看到他们用现代光影技术展示苗族古歌,同行的外国朋友看得目瞪口呆。后来才知道这个项目也有凤凰娱乐的参与。这种创新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里自然生长。
做内容要像煲汤
我觉得做娱乐内容就像煲汤,火候太急会糊,火候不够又没味。凤凰娱乐在这方面把握得挺好,他们不追求短期的爆款,而是慢慢培育IP。就像他们打造的“国风音乐会”品牌,第一年赔钱,第二年持平,第三年才开始盈利,但这种积累下来的口碑特别扎实。
有时候看到那些靠炒作博眼球的娱乐公司,我就想起菜市场里吆喝得最响的小贩,可能一时半会儿能吸引人,但真正会做饭的人都知道要挑实在的食材。娱乐产业也是这样,最终能留下来的,一定是那些用心做内容的。
结尾的随想
写着写着突然想起小时候,娱乐方式特别简单,就是蹲在收音机前听评书。现在选择多了,反而觉得少了点什么。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像凤凰娱乐这样注重文化内涵的公司越来越重要吧。他们让我想起老家巷口那家百年老店,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味道始终没变。
说到底,娱乐产业的创新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要让老树发新枝。就像我奶奶常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关键是要找到那个既能传承又能创新的平衡点。凤凰娱乐在这方面给我的启发挺大的,他们让我看到娱乐不只是消遣,还可以很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