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娱乐,不只是金光闪闪那么简单
前几天我在刷短视频时,突然被一个概念击中了——金娱乐。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还以为是某个土豪开的夜总会名字呢。但仔细研究后才发现,这其实是当下最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之一。
记得小时候,我们理解的娱乐可能就是买个游戏机、看场电影。现在完全不同了,娱乐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就像我那个六十多岁的老妈,现在每天不在抖音上学做两道菜都觉得少了点什么。这种变化背后,其实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当娱乐遇上科技,奇迹就发生了
我有个朋友去年投资了一家做VR剧本杀的公司,当时我们都笑他异想天开。结果今年这家公司的估值已经翻了三倍。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现在的娱乐产业早就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了。
现在的年轻人愿意为什么买单?体验。就像我侄女,宁愿花两百块去玩沉浸式剧场,也不愿意花同样的钱买件衣服。她说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任何物质消费都给不了的。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去年很火的那个数字藏品。当时很多人觉得买张数字图片纯属脑子进水,但现在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全新的娱乐消费形态。虽然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一张不能摸不能碰的图片,但市场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
投资娱乐产业,你得换个思路
传统观念里,投资娱乐产业就是投电影、投演唱会。但现在这个定义得改改了。我认识的一个投资人,专门投那些做知识付费的娱乐项目,比如把历史故事做成互动游戏,把科普知识做成动画短片,收益相当可观。
有时候我觉得,现在的娱乐产业就像个调色盘,把教育、科技、文化这些颜色都调在一起,最后调出来的颜色可能谁都没想到,但就是特别好看。
前两天我去参加一个创业路演,看到一个项目是做老年人电竞的。当时我就想,这能行吗?结果人家用数据说话:中国60岁以上网民已经超过1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你看,这就是金娱乐的魅力所在——总能发现那些被忽视的蓝海。
内容为王,但形式也很重要
我经常跟做内容的朋友说,现在光有好故事不够,还得会讲故事。就像《流浪地球》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因为刘慈欣的原著好,更是因为它用现代电影语言把这个故事讲出来了。
说到电影,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很多年轻人宁愿花几十块钱在视频网站上看电影,也不愿意去电影院。不是因为票价贵,而是他们更享受那种可以随时暂停、发弹幕吐槽的观影体验。
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其实给内容创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你得学会跟观众互动,得理解他们的观看习惯。就像我关注的一个up主,他做影视解说时总会留几个槽点让观众来吐槽,这种互动感让他的视频特别受欢迎。
金娱乐的未来,比你想象的更精彩
有时候我在想,十年后的娱乐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像《头号玩家》里那样,完全沉浸式的虚拟世界?也可能我们现在根本想象不到的新形态。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随着5G、人工智能这些技术的发展,娱乐产业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可能到时候,我们上班是在娱乐,学习是在娱乐,甚至连看病都能变成一种娱乐体验。
我最近在关注一个做AI音乐创作的项目,他们开发的系统可以根据你的心情自动生成专属音乐。虽然现在的作品还略显生硬,但已经能看出这个方向的巨大潜力。
说到底,金娱乐的核心不是技术有多炫酷,而是能不能真正打动人心。就像那个很火的虚拟偶像洛天依,虽然是个虚拟形象,但她的歌声确实能让人感动。这可能就是未来娱乐产业最珍贵的地方——在虚拟中创造真实的情感连接。
投资金娱乐,说到底是在投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在这个越来越数字化的世界里,能够打动人心的娱乐内容,永远都是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