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天,博鳌的海风特别温柔
我还记得2019年春天站在博鳌海边时的感受,海风带着咸咸的味道,吹在脸上特别舒服。那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就像这片海一样,包容而开放。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站在会场外看着各国代表进进出出,突然觉得这场景特别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跳房子游戏,每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但又都连在一起。
开放的世界经济就像老家的集市
我老家在南方一个小镇,每逢赶集日特别热闹。卖菜的、卖布的、卖小吃的都聚在一起,大家各取所需。博鳌论坛上讨论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不就像这个集市吗?只不过规模更大些。我记得当时听一位泰国代表说,他们想把更多水果卖到中国,而中国代表也笑着说想让更多电子产品走进泰国。这种你来我往的交流,让世界经济这个大集市更加热闹。
说起来,我有个朋友在义乌做小商品生意,他说自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贸易往来更密切后,他的生意好做了不少。以前只能卖给周边几个国家,现在连非洲、南美的订单都接了不少。这不就是开放型经济带来的好处吗?
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瞬间
论坛上有件事让我特别感动。一位来自非洲的企业家说,他第一次来中国时,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现在他的公司已经能用中国的移动支付和电商平台,把非洲的手工艺品卖到全世界。他说这话时眼睛亮亮的,让我想起我表弟第一次用网购时的兴奋劲儿。
数字经济带来的改变
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我们村里的变化。去年回去,发现连我七十多岁的老妈都会用手机买菜了。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数字经济这东西,说起来高大上,其实就像给世界经济装上了轮子,让它跑得更快更稳。
在论坛上,好多代表都在讨论5G、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我虽然不太懂这些技术细节,但能感受到大家的热情。就像我儿子第一次看到无人机时的样子,眼睛里全是好奇和期待。
有时候,分歧也是好事
当然啦,不是所有讨论都一帆风顺。我记得有场讨论特别激烈,关于贸易规则的制定,各国代表都有自己的想法。但这不正是开放的意义所在吗?就像一家人吃饭,有人爱吃辣有人爱吃甜,最后总能找到大家都满意的菜式。
我邻居家就是这样,男主人是四川人,女主人是广东人,刚开始总为吃什么吵架。后来他们学会了互相妥协,现在做饭时既会做辣的也会做清淡的,反而让餐桌更丰富了。
年轻人的声音
让我特别高兴的是,在论坛上听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声音。有个大学生说,他们这代人天生就是"世界公民",从小就能接触到各国文化。这话说得真对,我女儿现在追的明星里就有韩国、日本的,她还能用英语和外国网友聊天。这种天然的开放心态,或许就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希望。
说起来,我女儿最近在学编程,她说想做个能自动翻译各国语言的软件。虽然我觉得这个想法有点异想天开,但谁说得准呢?也许十年后,语言就不再是阻碍经济交流的障碍了。
开放的世界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参加完论坛,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是哪个国家或哪个组织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就像搭积木,每块积木都很重要。
我有个朋友在跨境电商工作,他说现在每天都要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虽然工作很累,但他特别有干劲,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种心情我特别能理解,就像我写这篇文章时,虽然写得不太好,但还是想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说到底,开放型世界经济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传话游戏,每个人都要认真听、认真说,信息才能准确传递。如果中间有人不愿意听或者不愿意说,整个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
期待下一个春天
写到这里,窗外又吹起了春风。我突然很期待下一个博鳌论坛,想知道世界经济这个大家庭又会有什么新变化。也许到时候,我女儿真的能做出那个翻译软件呢?
说到底,开放不是目的,而是方式。就像我们打开窗户不是为了看窗户本身,而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看到更远的风景。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世界经济的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