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娱乐活动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大神娱乐活动”这个词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这名字听着挺玄乎的,感觉像是某种神秘组织搞的事情。后来我才明白,这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团队建设方式,只不过比传统的团建有意思多了。
我记得去年我们公司搞了一次,那场面简直了。平时在办公室里闷头写代码的程序员们,突然就变成了创意大师。有人用纸箱子做了个机器人,还有人用办公用品搞了个迷你高尔夫球场。最绝的是财务部的小王,居然用Excel表格做了个可以玩的贪吃蛇游戏,你说神不神?
创意就是这么被激发出来的
说到创意这事儿,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平时在工作中,我们总是被各种条条框框限制着,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碰的。但是在娱乐活动里,这些限制统统不见了。你可以天马行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就像我们部门的老李,平时沉默寡言的,谁知道他居然是个隐藏的段子手。在即兴表演环节,他把我们最近做的项目编成了相声,逗得大家前仰后合。这种时候,你真的能感受到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是平时没机会展现罢了。
团队凝聚力可不是开玩笑的
说到团队凝聚力,这事儿听着挺虚的,但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我以前待过一家公司,同事之间就跟陌生人似的,下班各走各的,上班除了工作基本不交流。后来公司组织了几次娱乐活动,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一次我们玩密室逃脱,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小张居然是个解谜高手。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团队第一个逃了出来。从那以后,大家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工作中也更愿意听取他的意见。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真的特别神奇。
活动背后的那些小心思
你可能不知道,组织这些活动其实挺费心思的。既要让大家玩得开心,又要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团队建设的目的。我们公司的HR小姐姐为了设计这些活动,可是没少掉头发。
比如说吧,有一次她设计了个“盲画”游戏。两个人背对背坐着,一个人描述,一个人画。听起来简单是吧?但实际操作起来可难了。你得把脑子里的想法准确传达给队友,这考验的不仅是表达能力,更是默契程度。画出来的东西可能歪歪扭扭的,但过程中的笑声是真的。
新时代的团队建设就该这样
说真的,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吃传统团建那一套了。什么军训式的拓展训练,什么喊口号打鸡血,效果可能还不如一起打个游戏来得实在。
我有个朋友在互联网公司,他们每周五下午都有游戏时间。不是那种很正式的比赛,就是大家凑在一起玩玩桌游、打打电子游戏。他说这种放松的环境下,反而能聊出很多工作上的好点子。有时候灵感就是这么来的,你说怪不怪?
说到游戏,我想起来上次我们玩的那个“故事接龙”。每个人说一句话,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最开始可能是个正经的童话故事,到后来就变得特别无厘头。但这种无厘头中,往往藏着最真实的创意火花。
别小看这些看似幼稚的游戏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娱乐活动太孩子气了,都是些小打小闹。但我告诉你,还真不是这样。在这些看似幼稚的游戏中,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就拿搭积木来说吧,有些人喜欢稳扎稳打,从基础开始一层层往上搭;有些人就喜欢冒险,总想搞些惊险的造型。这其实和工作中的做事风格很像,没有谁对谁错,重要的是互相理解和配合。
我们团队有个小姑娘,平时看着温温柔柔的,玩起游戏来特别有策略头脑。后来在做项目的时候,我们发现她特别擅长做预案,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风险点。要不是通过娱乐活动,可能到现在我们还发现不了她这个特长呢。
说到底还是要玩得开心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大家玩得开心。如果活动搞得太刻意,反而会适得其反。就像做饭不能放太多调料一样,团队活动也要掌握好火候。
我记得有次参加一个活动,组织者非要每个环节都上价值、讲意义,玩个游戏还要写心得体会,这就没意思了。最好的状态是,大家玩着玩着,自然而然地就增进了了解,培养了默契。
就像我们公司最近搞的“才艺大比拼”,说是比赛,其实更像是个联欢会。有人唱歌跑调跑到姥姥家,有人跳舞像在做广播体操,但台下的笑声和掌声都是真心的。这种时候,你会觉得团队真的像个大家庭。
给想尝试的朋友一些建议
如果你也想在团队里搞点娱乐活动,我的建议是:别想太多,先从简单的开始。不一定非要搞什么大场面,有时候最简单的游戏反而效果最好。
比如说,午休时间组织个狼人杀,或者周五下午来个桌游派对。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大家愿意参与进来。记住啊,强迫参加的活动再好也没用,自愿才是关键。
还有就是,要多听听大家的想法。每个人喜欢的活动类型不一样,有人喜欢动脑的,有人喜欢动手的,最好能轮着来。这样既能照顾到不同人的喜好,也能让活动保持新鲜感。
总之啊,大神娱乐活动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关键是要用心,要真诚。毕竟,再好的活动形式,也比不上一颗想要把团队建设好的真心,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