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岁男子老觉得两侧耳道深处痒痒的,只要一咀嚼食物,总是会听见"咖、咖、咖"的声音。据他透露,"听声音时,彷彿隔著一道牆,特别是在洗澡或游泳后,会更为严重。"原本以为是耳垢太多堵住所致,用耳扒子去挖,却总是挖出一些细屑状带有异味的物质,愈挖愈痒,裡面还是闷闷的。就医后发现,两侧耳道深处均满是脱屑状略带红肿的皮肤,漫延到整个耳膜。

台湾高雄的元景耳鼻喉科神经科诊所医师陈建志为他看诊后发现,其实是罹患了"脂漏性耳膜干癣",起因于免疫力失调,例如过敏反应,使外耳道皮肤及耳膜上皮一直处在发炎状态,不断地分泌出角质层,却角质化不完全,品质不良。"这时候若患者不慎受到亲脂性皮屑芽孢菌的感染,外耳道再起额外的免疫反应去对抗它,会使已经严重失调的皮肤免疫更为严重,出现发炎充血,再长出大量皮屑…,病况进入了恶性循环。"

图说:医师陈建志正在诊疗脂漏性耳膜干癣患者,其整个耳膜表皮变厚,并布满大量皮屑。(医师陈建志提供)

陈建志称,当耳膜表皮变厚,且囤积大量皮屑时,就会干扰耳膜在声波传递时的振动,产生传导性听力障碍,一旦浸水,皮屑胀大,耳闷会更为严重。"当咀嚼时,颞颚关节动到外耳道,吞嚥时耳咽管开启又关闭,中耳压变化动到耳膜,患者就会听见皮屑摩擦或崩落的声响,有些人会误以为是幻听。"

由于此病乃身体免疫力过强失调所致,患者不宜进补。陈建志建议口服或静脉注射高单位抗组织胺,抑制身体过敏反应;局部涂抹副肾皮质素药膏,抑制耳道发炎反应,既止痒又消肿;他并提醒,若已出现"脂漏性干癣",则需再局部涂抹吡咯环(azole)类抗霉菌药膏,抑制皮屑芽孢菌的成长;约莫一、两个月后,即可痊癒。陈建志特别强调,上述"涂抹"行为均须仰赖专业医师,在治疗耳镜下进行,患者切莫自行拿棉花棒沾药自涂,以免伤及外耳道或耳膜,加重发炎及感染。

陈建志称,此病不是霉菌感染,所以不会传染,但不治疗,会持续耳闷、耳鸣及耳痒,影响生活品质。空气污染加上冬天干冷环境,也会加重病况,宜早点正确就医,加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