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知名景区宣布上调门票价格。其中,丽江玉龙雪山门票由105元涨到130元,广东丹霞山门票由160元涨到200元。统计显示,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迈入“百元时代”。专家指出,景区票价要体现公益性,应建立合理的票价生成机制,而长远来看,景区应摆脱“门票经济”依赖,谋求向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9月18日中国新闻网)
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次数也越来越频繁,甚至逐渐成为许多国人的生活必需品。然而,旅游消费的增长,并没有换来景区门票的下降,“薄利多销”在旅游景区这里,并不适用。
在2007年的时候,针对各地旅游风景区门票涨价引发公众不满的背景,国家发改委出台规定,要求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结果3年之内倒也老老实实,可3年之后多数景区报复性涨价了。如今,越三年,景区再次扯起涨价大旗。
一方面,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景区环境遭破坏的程度也在加深,维护成本也随之提升。同时,譬如敦煌莫高窟等极易被腐蚀的人文瑰宝,以提升门票价格来限制参观人数也是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地方财政过度依靠“门票经济”,景点名声大噪,赶紧提价捞上一笔。
其实,景区门票涨价不是不可以,只要是基于市场需求,对应相应的服务,满足游客。但是,现如今,中国的大部分景区,都是政府在投资管理经营,是纳税人的钱在支撑,这意味着这些景区资源,大多为公共资源。公共资源最主要的作用不是盈利,而是服务于民。此外,这些景区有一些是人文景观,还有一些是自然景观。
价格上去了,质量上去了么?门票涨价,就要涨得透明,也要涨得有理,更要涨出效果。如果性价比不高,消费者花了钱,却看到许多令人不满意的景象,甚至连上个厕所都成困难,那这样的涨价就值得商榷了。
另外,拍脑袋就涨价,问过消费者了么?是否真的进行公开合理的考究,科学性在哪里,都是需要回答公众的。毕竟,大多数公益性的景区,还是应该真正还原公益性,让老百姓都掏得起那份合理的费用,这样也更有助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