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号》:惊艳表现背后的成功密码
2017-08-29 10:08:42 来源:武汉晚报


  密码一:独特的《知音号》敢创天下先
  来到《知音号》的观众,观剧之后总是不约而同地说出一句“没想到”。独特的剧场、独特的演出,让《知音号》挥发出独具一格的魅力。
  《知音号》导演樊跃介绍,《知音号》是长江上第一座“漂移剧场”,演员在演出、观众在观演,作为剧场的“知音号”则在江上乘风破浪。与传统戏剧表现方式不同,《知音号》观演关系是漂移的。它不分观众区和表演区,每一个角落都发生过、发生着或即将发生不可预知的故事,而你就是故事的一部分。这种“融入式的观演模式”中,故事不断迁移,观众流动变化。每一层船舱,观众看到的故事迥然不同。貌似并无联系的故事各自独立,而当这些故事叠加在一起,与航行的剧场结合起来,这个组合便产生了一种别样的艺术形式与生命况味。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是旅行者、欣赏者,也是剧情参与者。导演则创造性地使用了倒叙、插叙及人景互动等电影表现手法,用电影的方式打造实践性情景剧,这在国内尚属首创。
  

 

        密码二:人文的《知音号》牵连城市血脉
  在《知音号》这个华丽的“漂移剧场”里,一个个精心编排的故事赋予它深深的武汉印记。一段短暂的演员对话,背后却是一段武汉城市历史中难以磨灭的光韵。
  在一层舞池,剧中一位父亲牵着女儿的手,轻声说:“傻孩子,送你去欧洲学音乐是爸爸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情。”故事中的女儿,搭着这班游轮远赴上海,而后赴欧洲求学。归来之后,她已被誉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被誉为“东方之莺”。她,就是武汉籍歌唱家、教育家周小燕。
  故事开场时,男子搀扶着一位戴礼帽、墨镜的先生在舱外廊桥散步,男子不住地赞叹:“先生承建武汉大学,真是了不起!”先生则说:“虽然赔上了一双眼睛,但建好武汉大学,我值了。”这个短短的故事,说的是上世纪30年代,双目失明的沈祝三承建武汉大学,因洪水导致工程成本飞涨,但从小失学的沈祝三为了武汉大学这个“知音”,信守承诺不涨一分钱工钱,甚至抵押全部家产,最终建成了美丽的武汉大学,也为现在的“百万大学生之城”奠定了第一块牢靠的基石。
  在《知音号》发起的“拾光知音——寻找城市记忆”全球老物件征集活动中,连大陆彼端的德国友人也来“觅回忆”。家住德国下萨克森州巴特皮尔蒙特的梅内尔女士打来洲际长途。据她介绍,她的爷爷在上世纪30年代是汉口德华学堂的德文老师,她希望把他保存的当年的课表和教案捐赠回武汉,让这些能代表武汉历史的物件回到爷爷生活过的地方。经过查询,“德华学堂”旧址是位于武汉江岸区球场路64号的武汉六中。梅内尔女士的爷爷在学校任教几年,度过了在异国他乡最为印象深刻的一段日子。回到德国后,虽然几经战乱,但他一直舍不得把这些材料丢弃,只为了保留那万里之遥外那段“家园”记忆。
  在导演樊跃对《知音号》文化内涵的设想中,上演着近百年前老武汉故事的《知音号》,要创造的是“一场文化的相遇,几代人之间的记忆相遇,几代人对城市的记忆,对江水的记忆”。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专家纪东东则认为,《知音号》是复兴大武汉,打造武汉长江新城的文化旅游开篇之作。这部剧讲述了老武汉故事,展示了老武汉鼎盛时期的风情风貌,身临其境,是激情、浪漫和丝丝的历史使命感。

   

        密码三:“放大镜”下的《知音号》诠释“工匠精神”
  一部从创意起始就瞄准“世界级”的大剧,每一处细节都要经得起“放大镜”打量。在这一点上,《知音号》为“工匠精神”做出最佳诠释。
  《知音号》船舱的地板,印象最令人深刻。在舱内装修时,为兼顾防火隐患和视觉效果,施工方习惯性地采用复合地板铺设。但地板已铺了近半,导演组发现“大纰漏”。原来,现在的新式地板制作精细,铺设时严丝合缝。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地板制作工艺有限,再高级的地板铺设时也会有地板缝。在那个时代的图片、影片中,一道道黑色的缝隙几乎成了时代印记,缺了它就少了“味道”。为此,施工方将已铺设的地板一块块撬起,按旧时代工艺重新铺设。
  旧时代的蒸汽轮船,外壳都是用铆钉铆合。新下水的“知音号”不能采取这种工艺,但为了尽可能找到那种“范儿”,在全身特别装设了3万多个铆钉。这些铆钉虽然只是“做旧”用的,但制作方没有丝毫马虎,全部重新开模定制,并采用手工一个个安装到船上。
  《知音号》的道具更值得说道。道具组长龙丽琪介绍,船上陈设的报刊、杂志,都要严格按照上世纪复原。譬如:船上酒吧陈列的《良友》是中国第一份综合性新闻画报,现在完整存世量不多。道具组找到上海的专家求助,获取了完整电子资料,严格按照当时的封面风格、内容布局来复原。在制作实物的时候,还特意做成老刊物胶版纸的色调和印刷体例。最终做出的“道具”,让很多藏家都以为是老藏品。  

        
         密码四:好玩的《知音号》可以“众筹”玩法
  《知音号》吸引人的不只是特殊的剧场和剧情,在这里观众还可以“自我开发”很多玩法,玩得更具个性。与此同时《知音号》的观赏、游玩方式也在“自我丰富”,成为一部不断“自我完善”的“活”剧目。
  “以前可能姑娘们家里都有旗袍,但就是找不到机会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穿着旗袍美美的,现在可以看这样的演出,你就有理由旗袍上身,拉着三五好友或者和家人一起去看演出了,所以你看,文化的获得感是多么的重要。”在央视《改革在哪里》栏目中,主持人劳春燕点出《知音号》“好玩”的一点。
  《知音号》剧场部工作人员崔兆禛介绍,观剧没有特殊的着装要求,但越来越多观众喜欢“带妆”来看戏。“武汉今年持续高温,可再热的天,也有很多观众穿上旗袍、长衫在码头、船上拍照,装扮成‘怀旧风’来看戏已经成为最时兴的玩法。”崔兆禛说。
  不仅是“怀旧”好去处,《知音号》还被观众开发成了“寻缘”胜地。5月17日晚,“知音号”甲板上,20多名“亲友团”人手一支玫瑰花和小灯泡,在甲板中央围成一个“心”型。音乐声中,一位戴着鸭舌帽的男子手捧一大束玫瑰花,单膝跪地向女友求婚。女友泪眼汪汪,点了点头,最后两人甜蜜相拥。原来,《知音号》主打相遇、相知主题。特殊的环境和氛围,让这里成为最佳“寻缘”地。刚刚这一幕,就是“有情人”借助“地利”,成功求婚。
  每一天,大江畔这艘艺术方舟都在展示着自己和相依的这座城市最好的一面。获以回报的,不只是如潮的掌声,还有遍及全球的关注。这样的成绩令人惊艳,同时也带出一个大大的问号——短短四个月内取得如此成绩,《知音号》的成功到底凭什么?

 

  密码五:成长的《知音号》是城市“营销大师”
  截至8月28日,《知音号》已接待游客5万人次。在预订系统预留的身份证信息中可以看到,其中2万人次以上为外地游客。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游客大多是自己预订,而不是参加旅行团“顺便”前来。大批外地游客“点名”来看剧,把《知音号》推至宣传武汉、推广城市形象的第一线。为当好这个城市形象的“推广大使”,《知音号》与黄鹤楼、江滩等合作景点联系,推出6条线路,打造城市旅游黄金线路,让过去不知道在市区玩什么的外地游客有了丰富选择。此外,《知音号》正在推出的服务IP“知音礼遇”也极具吸引力。
  《知音号》出品方、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董事长董志向表示,《知音号》不只是一出大剧,还是两江四岸旅游要素的衔接点。《知音号》正在努力打造一套有温度的超五星服务标准,整合吃、住、行、娱等一条龙服务,打造“知音礼遇”城市形象品牌。观众在观演《知音号》的同时,还可入住与《知音号》风格匹配的特色酒店套房,吃地道的汉味美食等,享受贴身细致VIP服务。“要让即便第一次来武汉的外地游客,也有被亲朋好友接待的感觉,在这座城市处处都能遇‘知音’。”董志向说。 记者周迪 何晓刚 摄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